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符超軍
  實習生 李寶兒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馬喜生 黃玉瑜
  統籌:鄭佳欣 陳文敏
  策劃:薑玉龍 黃小晶 譚亦芳 鄭佳欣
  地方志說
  俗話說“寧要河北一張床,不要河南一間房”,隨著2004年廣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包括龍驤大街在內的河南地海珠區大片清末、民國年間的高官巨賈居所被甄別,有專家稱廣州各區的歷史定位應隨之改寫。龍驤大街為20世紀30年代華僑建街,因在烏龍崗頂而得名。烏龍崗曾是小山崗,崗頂為講古、彈曲好去處。民國後,華僑信心大振,聚資回國,興辦實業,振興教育,建設家鄉,並喜歡在廣州購屋。烏龍崗因被華僑相中,連片開發,建有“半山豪宅”,成為廣州最早的豪宅之一。房屋建築多為紅磚混合結構,低矮整齊、錯落有致,集西方、東南亞和廣州建築風格於一體,是廣州較有特色的民國建築一條街。原屋主可查的有創辦廣州最早肥皂廠“源昌梘廠”的民族資本家周在秀和華僑周憲綠、司徒炳、司徒旭、區光瑩等人。僑房凝聚了華僑艱苦奮鬥的心血和落葉歸根的情懷,歷經九十載韻味猶存。20世紀八九十代,龍驤大街建有海珠區石油公司、江南貿易公司等。2010年,包括寶龍直街、昆侖三街、龍福路在內的龍驤大街近代建築群納入保護規劃,部分建築進行外部整飾和內部改造,發展創意產業、文化娛樂業、旅游休閑業等。2012年,龍驤大街被公佈為廣州市22片歷史文化街區之一。2014年初,多所近代建築民居加掛“廣州市歷史建築”標誌牌。
  廣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李玉平
  提起老廣州的河南地,很多人會與窮聯想到一起。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寶崗大道附近的龍驤大街有一個民國特色的歷史建築群,這裡建有20多幢私人別墅,是廣州最早的豪宅之一。紅綠磚牆、通廊陽臺、羅馬門柱、石米批盪、天台花園、綠筒瓦、曲尺欄、通廊陽臺和鐵鑄花窗,中西合璧是這些歷史建築最引人註目的特點。
  龍驤大街民國建築群主要集中在龍驤大街3號、6號、11號、15號、16號及19號,以及與龍驤大街相接的龍福路二巷2、4號。可惜廣州不乏民國代表性建築,因此龍驤大街的民國建築未曾在建築學者的論著里留有隻言片語。
  石慄樹下民國舊夢
  龍驤大街大約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街上有20多幢民國私人別墅,形成一個民國特色歷史建築群。建築大多是80多年前的民族實業家和歸國華僑出資建造的。紅綠磚牆、通廊陽臺、羅馬門柱、石米批盪、天台花園、綠筒瓦、曲尺欄、通廊陽臺和鐵鑄花窗等等是建築最引人註目的中西結合特點。
  2003年,廣州啟動第四次文物普查,從那時開始,海珠龍鳳街文化站長陳建康就決定要摸清街上民國建築的“家底”。
  龍驤大街19號民居,陳建康是這樣描述的:“華僑司徒炳、司徒旭出資興建於1925年。坐北朝南,房屋具有中西建築風格,紅磚綠瓦,門前兩邊是紅色石米飾面羅馬柱,正廳兩側為半圓型對稱式建築。房屋寬四開間12米,深8.4米,建築面積350平方米。首層高4.5米,第二層高3米,第三層高2.8米,第四層高2.5米。西式門、窗,第二、第三層窗門改為鋁合金材料。地面是紅花階磚。建築其他部分基本保持原貌。”
  陳建康給建築進行簡單測量後,不忘詢問每一位業主關於房屋的來歷。在他提供的普查資料中,談及第一代業主時大多引用的是來自現任業主的回憶。這些原業主的資料有的詳盡、有的粗略,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不少原業主在建國後又出國定居,所留資料幾乎不可考證。
  11年過去了,有關龍驤大街的第一代業主的資料考證幾乎沒有新進展。2006年後,隨著廣州第四次文物整體普查結束,龍驤大街吸引了媒體關註,但是見諸報端的資料並沒有超越陳建康當年的普查結果。
  2014年的廣州秋天下了幾場小雨,記者在雨後漫步於龍驤大街上,高大的石慄樹葉滑下雨滴,潤洗著街上滄桑感的紅磚外牆,站在龍驤大街16號的頂樓往下看,讓人仿佛走入廣州民國時期舊夢。
  紅磚別墅物是人非
  龍驤大街位於海珠烏龍崗上。歷史上烏龍崗有過數種用途,最顯赫的歷史可溯及南漢,它曾是南漢祈雨壇所在地(今仍有龍尾導,郊壇頂街名保存)。而龍驤大街民國建築群主要集中在龍驤大街3號、6號、11號、15號、16號及19號以及與龍驤大街相接的龍福路二巷2、4號等。
  民國時期烏龍崗成富商聚集區,早有歷史可尋。自清乾隆年間起,廣州十三行行商潘振承在海珠購置開邨龍溪鄉,越來越多富商相中海珠為居家後花園,龍溪鄉距離現在的龍驤不過數百米之遠。這裡離廣州熱鬧的商業區只有一江之隔,與繁華喧囂若即若離。除了潘家,清代盧氏、伍氏和葉氏等十三行行商也把庭院別墅建於此地。
  上世紀二十年代,大量在東南亞做生意的華僑歸國,不少人前往河南地購地築樓,這類住宅的選擇已由平原向臺地、坡地轉移,尤以東山區、海珠區、天河區居多。
  記者瞭解到,目前存留在龍驤大街的民間建築大概有23棟。龍驤大街的私人住宅絕大多數帶有一個花園院子。在海珠區政府未搬新址之前,龍驤大街上有海珠區城市建設委員會、經濟建設委員會、綠化委員會、工商局、江南貿易公司等單位,住宅多為混合結構2—4層樓房。
  2010年,考慮到龍驤大街整體建築特色,廣州規劃部門開始著手制定相關保護規劃,對該區域的優秀建築群進行保護。
  2014年初,龍驤大街已有十多幢建築掛牌“廣州歷史建築”,這意味著對龍驤大街的保護已經開始。不過,發展創意產業的步伐則較為緩慢,除了龍驤大街16號建築的一樓和三樓出租用於茶藝和收藏品利用外,其他建築則還住著眾多租客。
  據介紹,龍驤大街6號民居的主人原是民國時期民族實業家周在秀,他是廣州源昌皂廠(雙刀牌肥皂廠)的創始人。周家大院前面是龍驤大街8、10、12、14號民居,都是兩層的意大利批檔樓房,據周家後人轉述,這四幢房子是周在秀出資建造,供給周氏親戚居住。現在的周家大院是龍驤大街上保留最為完善的建築,植花院子還依然保留,不過房子已經轉賣給外人。
  龍福東二巷1號,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昆侖攝影店的老闆;龍福東一巷4號,是國民黨醫生曹慧儀的住所;龍福東二巷2、4號住著創辦先施百貨公司的馬洪旅兄弟;龍福路2號的老主人姓名不詳,據傳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後人,後來這座房子在香港被拍賣……
  廣州大學建築系教授湯國華認為,與單座文物建築相比,歷史建築街區的保護更重在群體的歷史風貌和傳統格局的保護,也就是重在保護歷史外貌和歷史的空間尺度。龍驤大街歷史外貌具體說就是最有特色的清水紅磚牆和灰色的民國水刷石(上海批盪)以及建築的整體造型。另外,特色的構件如綠色的琉璃落水管、琉璃欄桿、琉璃瓦、預製水泥花格以及地面的彩色水磨石(意大利批盪)也要儘量保留。
  街坊聲音
  新樓占庭院 泥路變水泥
  如今75歲的衛宏滔老人還會在龍福西一巷衛家“顧廬”、“康廬”前踱步,有時跟街坊聊天,有時也會觀看巷子里十年未挪動的麻將桌“戰況”。“顧廬”、“康廬”是他祖父衛百揆修建的連體別墅,至於別墅是“兄弟樓”還是祖父兩位妻子愛屋,衛宏滔也記得不太清楚,不過他告訴記者:“自從祖上在此建樓後,衛家後人就聚居於此。”
  衛宏滔說,“顧廬”和“康廬”基本保存了當年的模樣,當年朋友送給祖父的水磨石花盆也保存下來,只是昔日停放轎車的車房成了巷子,盛況不復當年。
  居住在龍驤大街8號意大利批盪的李先生是周家的外姓親戚,他對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龍驤大街印象最為深刻,“年輕時經常過來龍驤大街走親戚,談戀愛的時候也常常帶著現在的老婆來這裡壓馬路,這裡的一樹一木、一庭一院都讓我無比留念。”
  “上世紀八十年代時,龍驤大街還是泥石路,慢慢就成了水泥路,以前很多別墅都帶著庭院,種著高大的蘋婆樹、石慄樹,可惜後來很多庭院都被徵用蓋起大樓。”李先生說,“紅磚樓里立著新樓,總是給人一種物是人非的時代變遷感覺。”
  ■分享地名背後的故事
  您是否瞭解,您身邊街道背後不為人們熟知的故事和歷史?您是否還記得,這座城市的街巷曾經帶給您記憶和感動?寫下它們吧,與我們一起分享這份記憶與情懷。
  我們期待您,與我們,與城市,一起分享您的故事。
  請@南方日報或投稿至信箱gzdmgs@126.com。
  記者手記
  民國中西建築成絕響
  龍驤大街沒有顯赫的歷史,但它註定並不平凡。這批紅磚別墅可以說是民國時期廣州中西結合建築的絕響。
  上世紀二十年代,富商和華僑看中了烏龍崗頂這塊風水寶地,在十來年時間里,一幢幢依著地勢的別墅緩緩建起。紅綠磚牆、通廊陽臺、羅馬門柱、石米批盪、天台花園……是這批建築最引人註目之處。
  廣州不乏全盤西式建築,如沙面建築群。廣州亦不乏民國建築典範,如中山紀念堂、廣州市人民政府大樓(舊稱市政府合署辦公大樓)、愛群大廈、廣東省總工會、南方大廈、培正中學建築、執信中學建築、舊中山大學建築等。這些建築氣勢恢弘,龍驤大街上的紅磚別墅相比之下只能算是小家碧玉。
  結合一些中西建築細節的龍驤大街要在廣州民國建築中占據一席之地,其困難可想而知,眾多嶺南建築論著幾乎不提龍驤大街也是意料之中。
  翻開中國近代建築先驅林克明的著作,民國時期的廣州大型市政建築的思路已經在悄然演變。林克明在《中山紀念堂》一文中講述了這種轉變,隨著西方建築技術和思潮傳入中國,當時部分中國建築師從愛國的熱情出發,對中國建築受西方建築思潮有支配深感不安。他們認為,建築風格全盤西化是沒有出路的,於是出現了在使用新結構、新材料,滿足新功能的前提下,創作出中國民族風格。在廣州尤其以中山紀念堂(1927年)和廣州市府合署(1929年)為圭臬,兩者以清代宮殿建築為藍本,最具標誌性的是大屋頂。
  不過,這種“民族風”並沒有抹殺私人建築的創造力。廣州最早的西式建築是廣州十三行夷館,1856年整體毀於大火,1858年重建於沙面。此後,西式建築逐漸融入廣州的權貴商賈居所里。這種風氣延續了近百年曆史。
  在當時的建築風格出現明顯的“民族風”潮流下,作為私人住宅的紅磚建築,它既緊追大屋頂的“民族風”潮流,又刻意點綴著西式廊柱和屋頂山花等西式建築特點,讓建築看起來保留著一點特立獨行的氣質,顯示屋主的僑居背景和價值取向。
  從龍驤大街的建築看,民國時期的廣州對外交流依然十分活躍,民間設計師依然堅持著西式建築的審美。可惜,1937年日軍侵華戰爭爆發後,廣州大型的建築不再開工,林克明等先驅建築師所探索的“民族風”模式走向沒落,民間亦不再出現中西結合建築。可以這麼說,廣州中西結合建築的演變到了龍驤大街上便戛然而止。  (原標題:龍驤大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57ntg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